网上有关“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征人怨
——[唐]柳中庸
岁岁金河复玉关,朝朝马策与刀环。
三春白雪归青冢,万里黄河绕黑山 。
[赏析]
柳中庸 ,名淡,中庸是其字。唐朝河东人。大历年间进士,与卢纶、李端为诗友 。
诗文大意是:年年驻防金河 ,现今又来守玉门关,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。阳春三月下,白雪回到昭君墓地 ,(我心随同)万里黄河又绕过了边陲遥远的黑山。
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 。诗中写到的金河 、青冢、黑山,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,唐时属单于都护府。由此可以推断 ,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。全诗四句,一句一景,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,实际上却统一于“征人 ”的形象 ,都紧紧围绕着一个“怨”字铺开 。
前两句就时记事,说的是:年复一年,东西奔波 ,往来边城;日复一日,跃马横刀,征战不休。这两句“岁岁”“朝朝 ”相对 ,“金河”“玉关”“马策 ”“刀环”并举,又加以“复”字、“与 ”字,给人以单调困苦 、无尽无穷之感 ,怨情自然透出。
前两句从“岁岁”说到“朝朝”,似乎已经把话说尽 。然而,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 ,这只是说着了一面。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,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,于是又有三、四句之作。
三句写时届暮春,在苦寒的塞外却“春色未曾看 ” ,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。肃杀如此,怎不令人凄绝?末句写边塞的'山川形势:滔滔黄河,绕过沉沉黑山 ,复又奔腾向前 。这两句写景,似乎与诗题无关,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 ,常履之地,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,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 ,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。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,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。
通篇不着一个“怨”字,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 。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 ,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,让“岁岁”“朝朝”的戎马生涯以及“三春雪 ”与“黄河”“黑山”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,收到了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 ”的艺术效果 ,可谓妙绝。全诗对仗精工,巧于炼字,读来别具情韵。
关于“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”这个话题的介绍 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guiguanhao]投稿,不代表方程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jfcbj.com/cskf/202508-658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方程号的签约作者“guiguanhao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...
文章不错《柳中庸《征人怨》原文及赏析》内容很有帮助